发布时间:2025-10-15 18:09:23    次浏览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前三季度总体表现疲弱,与管理层与市场各方的期望值相去甚远,为此管理层开始加快推出包括退市新政在内的相关政策,新三板或将迎来一场大改。分析人士表示,监管层正谋划针对新三板创新层流动性不足、转板制度不甚明朗等诸多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目前新三板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历史窗口期。新三板上周五发布挂牌公司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未来终止挂牌将分为主动终止挂牌和强制终止挂牌,征求意见稿全文称,出现11种情形将被强制摘牌。未来新三板企业退市频率势必加快,退市家数逐渐增多,不符合维持挂牌条件的企业将强制退出,而部分优质的或发展阶段与新三板当前定位不符的企业将主动退出新三板。而9月以来国务院两次提及完善新三板交易机制,目标直指流动性问题。此外三季度内国务院还提到了“强化新三板融资功能”与“规范新三板发展”,足见管理层对新三板融资、监管和交易方面的重视。与此同时,监管层和新三板也在全国各地,对券商、投资机构、挂牌企业、投资者以及研究机构进行了密集调研,并听取市场意见和建议。市场人士指出,未来新三板首先要逐步落实挂牌公司分层管理的差异化制度安排,并将探索优先在创新层引入公募基金,落实储架发行和授权发行等制度。其次,要研究市场流动性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丰富投资者群体,优化做市转让方式,积极推动私募基金参与做市转让业务试点。交易制度改革备受期待在投资者门槛短期放开无望,市场参与者既定、增量资金难以大规模入场的背景下,新三板市场将扭转颓势的希望更多寄托于交易制度的改变。不过对于采用何种交易制度在目前的市况中最为有效,各方并没有统一的答案。监管层试图在探索一条既有别于主板市场又可以大幅提升流动性的创新方式。新三板监事长邓映翎在公开场合近期表示,新三板正考虑研究交易模式。股转公司目前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把所有的创新层都由现在传统的做市商制度变成混合型的做市场商交易,第二种就是实行不连续的竞价交易。另外,新三板信息研究部总监近日黄磊也公开表示,可以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公司中,适当引入价格竞争机制,进一步发挥公开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同时对于可能产生极端交易价格的制度进行调整。国务院此前曾发布意见称,加快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健全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投融资体制,研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创业板相关制度。对此,接近新三板的人士表示,实行连续竞价交易是有条件的,现在大部分条件新三板还不具备。银河证券首席新三板分析师孙建波认为,国务院已经明确了研究新三板转创业板的制度设计,如果优质挂牌企业转去创业板了,那么交易制度方面出现大变会很难。定位问题困扰市场虽然监管层对新三板的市场定位早已确定,但在目前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作为场外市场的新三板未来发展之路并不清晰,这也是困扰市场的一大因素之一。市场人士认为,如果将新三板视为全国性的第三个交易所,那么无疑当前的市场流动性和参与主体结构很难完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艰巨任务。未来新三板要么将优质企业,在分层制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选出部分企业进行竞价交易,使得公司的价质市场化体现,并逐步放开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认定和限制。要么新三板成为深沪交易所的预备板,进一步甄选出小部分最优的挂牌企业,经过一定市场观察期,符合要求的自动进入创业板、中小板及两市主板,完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衔接。